相关介绍
主要有如下中试设备:
紫外线/双氧水
紫外线/臭氧/双氧水
紫外线光解
紫外线薄层消毒设备
紫外线薄层旋流氧化设备
臭氧催化
开展水处理中试试验,是在实验室小试完成、技术路线确定后,向工程化过渡的必经环节。其核心目的有三点:① 验证小试参数在 m³·d⁻¹ 量级连续流条件下的稳定性;
② 获取放大系数(停留时间、UV 功率密度、氧化剂投加量、副产物控制等)的校正数据;
③ 形成后续 10–100 m³·h⁻¹ 示范装置的工艺包和商务报价基础。
以下流程已为国内多家企业(含制药、染料、农药、TDI 等高 COD 含盐废液)提供过中试项目验证服务,可直接作为企业 SOP 或技术协议蓝本。
一、项目启动阶段
1.1 技术交底
1.2 签订《中试技术服务协议》
1.3 现场 HSE 交底
二、中试装置设计
2.1 工艺路线
• 主流:UV/H₂O₂(或 UV/O₃、UV/H₂O₂/O3,UV/PS)均相体系;
2.2 必备单元
2.3 仪表与控制
三、现场安装与调试
3.1 安装周期:1–2周(撬装一体化设备可缩短至 3 d)。
3.2 调试步骤:清水试车、低负荷运行、逐步切换原水运行
四、连续运行与数据采集
4.1 运行工况矩阵设计
4.2 分析指标与频次
五、数据整理与工艺包
5.1 关键放大参数
5.2 中试报告目录(供业主/环评/专家评审)
① 废水来源与性质;
② 工艺路线与装置照片;
③ 连续运行曲线;
④ 能耗与物耗(kWh·kg⁻¹ COD、kg H₂O₂·kg⁻¹ COD);
⑤ 副产物与毒性变化;
⑥ 问题与对策;
⑦ 示范装置投资与运行成本估算(CAPEX/OPEX)。
六、结束与交接
• 现场拆除或转为示范装置
• 技术交底会:向业主工艺、仪表、安环、检修部门移交操作手册+备品备件清单。
系统参数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