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具有高效的脱盐和杂质去除能力,是海水淡化、工业纯水制备、电子超纯水制造、中水回用以及饮用水净化等水处理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水处理元件。
在反渗透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生物污堵(Biofouling) 问题始终是困扰其高效稳定运行的主要瓶颈。
·生物污堵是由微生物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生长并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形成的生物膜所导致, 它会显著降低产水量、增加运行压力、缩短膜寿命,并增加化学清洗频率和药剂消耗,进而推高整体运行成本。
面对生物污堵,传统的控制方法如化学药剂投加等存在诸多局限性。
紫外线(Ultraviolet, UV)消毒技术在反渗透膜生物污堵控制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应对生物污堵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药剂投加,如非氧化性杀菌剂及阻垢剂。
当生物污堵发生后的主要补救措施则是化学清洗,通过使用酸性、碱性清洗剂以及含有表面活性剂、螯合剂、酶制剂等的专用清洗配方,可以去除膜表面的生物膜和污染物。
在反渗透系统中,紫外线消毒主要通过预处理的应用,控制生物污堵。
预处理应用是指将紫外线消毒器常安装在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单元之后及RO膜之前,确保了进入膜组件的水已经过充分的微生物灭活处理。
紫外线所需剂量取决于:
·目标微生物种类,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例如,病毒通常比细菌芽孢更敏感)。
·水质条件(尤其是UVT),水质差则需要更高剂量补偿。
·进水的细菌总数及对应的灭活率 (log N)。
在系统设计中膜清洗应协同紫外线技术在反渗透防污堵中的应用,并确保清洗后的正常运行过程紫外线后的出水都是在无菌的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