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配体 | 金属离子 | 络合物名称 | 分子式 |
乙二胺 (C₂H₈N₂) | Cu²⁺ | 硫酸四氨合铜(II) | [Cu(NH₃)₄]SO₄ |
乙二胺 | Li⁺ | 乙炔锂乙二胺络合物 | C₄H₉LiN₂ |
EDTA (C₁₀H₁₆N₂O₈) | Fe³⁺ |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 CHFeN₂NaO₈ |
EDTA (C₁₀H₁₆N₂O₈) | Fe³⁺ |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 CHFeN₂NaO₈ |
草酸 (C₂H₂O₄) | Nb⁵⁺ | 草酸铌络合物 | CH₅NbO |
草酸 | UO₂²⁺ | 草酸铀酰 | UO₂C₂O₄ |
二苯基膦二茂铁 | Pd²⁺ |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 | Pd(dppf)Cl₂·CH₂Cl₂ |
乙酰丙酮 | Cu²⁺ | 乙基乙酰乙酸铜 | C₁₂H₁₈CuO₆ |
硫氰酸根 (SCN⁻) | Fe³⁺ | 硫氰酸铁(III) | [Fe(SCN)₃] |
烯烃 (C₂H₂) | Pt²⁺ | 烯烃铂络合物 | K[Pt(C₂H₂)Cl₃] |
有机络合物,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 、柠檬酸盐、酒石酸盐等,其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的稳定络合物,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废水中,便构成了严峻的环境挑战。
有机络合物通常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性,部分甚至具有生物毒性,有机络合物排入水体不仅直接污染水体,还可能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增加重金属的溶解度和迁移能力,干扰常规废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并对生态系统构成长期潜在威胁。
有机络合物在工业废水中普遍存在,其核心结构通常是一个或多个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
UV/H2O2技术降解这类污染物的关键在于通过羟基自由基(·OH)的强氧化作用,首先攻击有机配体,破坏其结构,从而实现“破络”(即打破金属-配体键)和“降解配体”两个核心过程。金属离子在解络后以游离态或简单化合物形态存在,很容易在后续混凝沉淀等进一步处理。
典型的应用有:
·化学镀铜、镀池和废水(EDTA,酒石酸,等)
·化学镀镍、镀池和废水(柠檬酸,酒石酸,乳酸,等)
·TSA废水和镀池(酒石酸)
·锌镍废水(聚羧酸,EDA,EDTA,PEDA,等)
·含膦酸脂废水(膦,等)